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的知青丈夫被古代来的将军穿了 第48节 (第2/2页)
大家伙,这头小,估计也就七十多斤。” 那也很喜人了,配着洋芋、酸菜,能炖两大锅。 司务长一把握住李长河的手,热情道:“老丈,怎么称呼?” “免贵姓李,2团3营4连连长宋逾是我孙女婿!”李长河脊背挺得笔直,言语里是说不出的自豪。 哦,新来的宋连长的家属:“李阿爷,你好、你好,快坐。张桂,倒茶。” 李长河摆摆手:“不用麻烦。” “要的、要的,”司务长哈哈笑道,“早上天凉,喝杯茶暖暖身子。李阿爷今年高寿啊?” 李长河伸出大拇指和小指,然后五指展开,笑道:“65了。” “哎呀,真看不出,你老身子硬朗啊。” “哈哈……老了、老了,想当年……” 聊了会儿,李长河便准备告辞,人家忙着呢,他在这儿不是打扰吗:“宋逾从山上下来赶着上班,让我将野猪送来,说是给战士们添道菜。” 司务长瞅着野猪迸裂的脑袋,由衷赞道:“宋连长好身手啊,听说还会武?” “是,小时候跟他爷爷学过一段时间。”迟疑了下,李长河不好意思道,“明天家里请客,老婆子让我问问,没票,能不能买两斤肉?” “不用买,”司务长笑道,“按照规矩,你家可以留3斤,剩下的称重,三之一,我给你算上钱。” “啊!” “哈哈……李阿爷,我代战士们谢谢你和宋连长。” 宰杀后,除去内脏,得净重60斤,留出3斤,剩下的三分之一,19斤算钱,野猪肉柴,没有猪肉油足,一斤给6毛,司务长给了11.4元,又补了1斤肉票。 李长河傻愣愣地捏着钱票,背着3斤肉出门,连豆腐都忘买了。 “阿爷回来了。”李蔓打开鸭窝鹅窝,放它们出门,拿篮子捡了7个鸭蛋,1个鹅蛋,转身跨进鸡窝摸了5个鸡蛋。 李长河伸手扶住从鸡窝出来的李蔓。 李蔓探头朝他背的竹篓看了眼,很好的一块肉,几乎全瘦。 “阿爷,你怎么没要脖子那块?”那块虽然不是什么好肉,可包包子正好啊,有油水。 “我忘了。” “豆腐呢,今儿食堂没磨豆腐吗?” “我忘了。” 李蔓孤疑地看向李长河:“阿爷,发生什么事了?” 李长河摊开手,露出手心攥着的一叠钱票:“司务长给的,肉也没要钱。” 李蔓数了数,11.4元,快赶上普通工人半月的工资了,真不少:“这么多?” “净肉的三分之一,一斤按6毛给的。” 李蔓把钱票递给出来舀咸鸭蛋的赵金凤:“阿奶,心里是不是特舒服?” “可不,”赵金凤笑道,“我都想让小逾以后进山多打几头了。票我收着,钱你拿着吧,回头给小逾,男人手里不能没个零花,你可别把太紧。” 第46章 晨训结束,宋逾回来吃早饭,看着李蔓递来的钱,也是惊讶了一瞬:“我暂时用不着。” 李蔓扯开他的上衣口袋,往里塞了两张大团结,几张烟酒票:“家里上回买的盒烟没了,酒也只有自酿的米酒和阿及大爷送的桑葚酒,中午下班你拐商店一趟,看着买几盒烟,几瓶酒。” 宋逾点头应下,用过早饭,跟李长河一起清理了牲口棚,就匆匆上班去了。 雨天,除了十只鸭,两只鹅,其它家畜是没法放出去的。 家里早先备的干草没有拉来,李长河原还想着去后山割些藤蔓回来喂小灰和山羊,结果来了野猪这么一出,后山暂时是去不成了。 穿上雨衣,揣上钱,他又跑了趟后勤,买了车稻草和红薯藤。 军嫂们得了自家男人的叮嘱,没再去后山。 洗完衣服,搞好家里的卫生,严嫂子和罗连长家的季嫂子拿着针钱过来玩,见李长河抱了红薯藤喂羊,好奇地跟了过去。 家属院喂鸡鸭的不少,养猪、养兔子的也有,喂羊的就只有李蔓一家。 十只羊,看着真是喜人,最主要的是不用喂粮食,平时往山脚一赶,再不济掏个几毛钱买车干草、红薯藤也能对付。 “李阿爷,”季嫂子指着两个大肚子的山羊,“这两只是不是快生了?” “对,就这两日。” “李阿爷,”严嫂子道,“生下来的小羊羔你们是自己养,还是卖啊?” 李长河心下一动,他正打算卖一部分出去呢:“严同志想养?” 严嫂子点点头:“现在养,年底可以杀了吧?” “可以!”李长河道,“喂得好,5、6个月就能杀;差一点,7、8个月也能宰。” 季嫂子眼热地看着快生的两只山羊:“一只羊一次能生几只小羊羔?” “灰头的那只,这次怀了3个,里面那只怀了1个。” “李阿爷,”季嫂子期待道,“母羊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