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3节 (第2/2页)
这点么。 瞟了眼外边灰蒙蒙的天,皇帝留荀宴在宫中用了午膳。 几年来荀宴对他不再那般抵触,父子二人交流频繁, 感情自也好了许多。 其乐融融小半个时辰, 皇帝终于开口道:“你两位皇兄政绩持平,各有千秋,但二皇子行事狠辣, 朕以为他戾气过大不堪为君。” 二皇子表面沉稳如君子,实则处事手段极为凌厉, 小错变大错, 大错必有一死。 若真是大罪也就罢了,有些小吏不过是犯了小错,就被革去官职赶回家中, 还有一些被重罚的百姓…… 乱世才用重典, 二皇子此举也不知是谁唆使, 不仅没有让皇帝感受到他的雷厉风行,反而觉得此子好杀戮,如果他上位,对其他的兄弟恐怕不会太友好。 相比较之下,表面容易冲动的大皇子在兄弟姊妹中的名声反而不错。 荀宴静听着,这种事他还没有资格去评价,毕竟他也是被考校的一份子。 但皇帝丝毫没有提及他,这点令人稍有意外。 皇帝没有卖关子,继续道:“朕准备设大都督府,领统兵权,可议政,直接受命于朕,你任大都督,可好?” 荀宴并未立刻作答,低头认真思索。 兵部一直掌有调兵权,大都督府没有拿去这个权力,享有统兵之权,与兵部相互掣肘,对天子而言是平衡之道。 当朝有三支大军较为出名,飞云、长鹤以及俞家军。 飞云、长鹤还好,一直受朝廷统辖,换过主将无数,并没有什么认人不认令的说法,但单看俞家军的名字就知道他们完全是由一人带出来的。 这人就是俞家的俞晖老将军。 他及冠不过一年,功绩也仅在治理一郡,于军务上并没有能够服人的功绩。 骤然让他凌驾于诸位将军之上,恐怕很多人会有意见。 皇帝似看穿了他的心思,“俞老那儿你不用担心,只要你应下,朕亲自同他说。你将桥山寨收服入编之事,他听说后可是亲口大力夸赞过,对你欣赏有加。” 世家有经营多年的势力,皇帝自然也有只忠于他的臣子,荀巧算一个,这位俞晖老将军也是一个。 有俞晖做担保,纵然最初荀宴会遭遇众多阻力,也都能一一扫平。 “但,朕有一个要求。”皇帝定定看着他,“取得大都督之位后,必须鼎力站在你大皇兄这边,助他得储君之位。” ………… ………… 天色完全昏暗下来,荀宴披一身水汽回到荀府,颀长的身影逼近,在明灭不定的灯火下映出了半张脸。 门房揉了揉眼睛,不可置信地朝内跑去,“三公子回府了!” 荀宴微微一哂,是有许久未归家了。 下一刻,众多人涌了出来,荀巧、钟氏、两位兄长,还有嫂嫂和阿栾,且看他们神情,都是等候已久的模样。 “小叔。”阿栾依然很遵守礼仪,先亲切地唤了声再道,“圆圆呢?” 荀巧也问:“是啊,小圆圆呢?” “……她留在宫里了。” 肉眼可见的,众人脸上都多了三分失望,是他们失算,忘了小姑娘如今已是九公主殿下,久违的回京,自然要留在宫中。 荀巧不无忧心道:“不晓得她在宫里能不能习惯。” 荀宴:……不仅习惯,还快乐得很。 皇帝给静楠备的宫殿显然用了心思,无一不契合小姑娘的心思,挑选伺候的人一个比一个会说话,夸得她虽然害羞得直抿唇,也抵挡不住笑意。 兼之皇帝使了浑身解数,告诉她哥哥也会时常进宫,不会留她一个人,小姑娘就这样轻易被哄住,高高兴兴地留在了宫里。 只要一想到这里,荀宴就忍不住抚额。 白长了三岁,还是这么好哄。 “父亲怎知我要回府?” 他在信中提过此事,可并未说过是今日。 说到这儿,面前几个大人都露出几分不自在,钟氏道:“有人帮你送了行李回府。” 仔细询问,才知是下午洪琼枝那边遣人将他遗落的一个包裹送了过来。难为她刚在上京落脚,就这么迅速打听到了荀府家门。 有她这一茬,荀家人这才知道荀宴今日归府,自然晚膳也不用,齐齐坐在厅中等他。 荀宴目带深思,洪琼枝这人无利不起早,会这么好心给他送个包裹? 认真想来,恐怕是别有所求。 他问:“是否还留了什么?” 荀巧颔首,递来字条,“还留了一句话,让你明日有空便去找她。” 荀宴嗯一声,没有立刻打开纸条,收进了袖中。 得知小伙伴未归,阿栾当即没了精神,失望地跟随长辈们上膳桌,有一口没一口地夹,沮丧的小模样令人忍俊不禁。 笑过后,荀巧难忍八卦之心,用听来低声实则整个饭桌都能听到的声音问:“你和那位洪姑娘,是怎么回事呢?” “洪家是天水郡有名的富商,她是我为圆圆请的先生。”荀宴语气平静,说罢,还夹了筷菜慢条斯理地吃着。 荀家人继续侧耳倾听,等待下文。 “她要来上京做生意,我们顺路,一道来了。” “……还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