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_第9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1节 (第3/5页)

必要时候干扰军事首长下决心,避免出现红军与抗战初期,因为政工干部干扰军事首长指挥。而给部队带来损失而再三强调的。

    ??当然为了避免出现在抗联一些部队之中,政工干部犹如虚设,导致部队长尾大不调。出现上一级指挥不动,一个军事首长叛逃,就能拉走一支部队的教训,在与总指挥与李延平商议之后,将政工干部的工作做了一些调整。

    ??他明文规定,军事首长负责日常的训练,以及战时的军事指挥。政工干部负责部队的日常管理,也就是所谓的管生活,将部队的管理权与指挥权分开。在一个部队中,军事首长与政治首长平级,同时为部队的最高负责人。

    ??在非上级指定的军事行动中,所有部队的一切调动都要由军事首长与政治首长共同签署,才允许调动部队。否则政治首长有权下令终止行动。在出现分歧的时候,政治首长有单独上报上级的权力。即便在战时,部队的调动也必须要经过政治首长的同意。

    ??而按照这个规定,就算心中对杜开山的想法在不以为然,陶净菲也无权干涉。因为现在是战时,在战场上这个最终决定权不在他手中,在三团的最高军事首长杜开山的手中。

    ??尽管陶净菲可以就这个两人之间的争议上报郭邴勋,为了维护杜开山这个军事首长的权威,陶净菲还是压下了反对意见。更何况曾经担任过师政委的陶净菲虽然不擅长军事,但并不意味着他不懂。对于杜开山的解释还很认同的他,最终还是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回头看了看沉默了下来的陶净菲,手中望远镜追着出击的司马峰观察,一直没有放下的杜开山笑了笑却是没有再过多的解释什么。他知道自己的话,自己这位政委是听明白了,也听进去了。

    ??第168章 烽火群策山(四)

    ??作为杜开山手下最出色的连长,司马峰没有让他失望。在趁着日军注意力被正面发起突击的二营吸引过去的时候,司马峰带着他两个排的部下,从二营侧翼,利用自动火器的优势,硬生生的在日军二道防线上撕开了一个缺口,直扑四十四联队指挥部。

    ??此时与接替一营发起攻击的二营已经搅在一起,其兵力已经使用到了极致,哪怕抽出一个小队的兵力,防线都有崩溃危险的二道防线上的日军,自能眼睁睁的看着对手一支小部队从侧翼自己最薄弱的地方撕裂自己的防线,冲进了自己的阵地,却抽不出来兵力阻击。

    ??只是让日军所料未及的这支小部队在冲进自己阵地后,并未与正面发起冲锋的部队配合,而是一路用自动火器以及大量的手榴弹开路,直接杀奔自己的后方。在经过短暂的错愕之后,马上明白这些家伙是冲着自己的指挥部去的。人家没有看上自己这里。

    ??在已经抽不出兵力阻击的情况之下,在第二道防线指挥的四十四联队第三大队大队长森木正田只能向河间槌太郎报告。一是请求援军,二就是告诉河间大佐,对手的一个小分队已经奔着他的指挥部冲了过去。

    ??实际上用不到他报告,一直在仔细观察战场的河间大佐已经看到向自己指挥部猛扑过来的对手这支人数并不是很多的小部队。对于对手这支小部队不顾沿途阻击,直接杀奔自己而来的意图,河间槌太郎很明白。

    ??对手此举的意图,河间槌太郎很清楚。但是曾经手头有四个大队,十二个中队的兵力的他,眼下却是因为仅有的预备队已经被抽调北面反击已经突破自己的防御,有切断自己后路危险的北面之敌。剩下的一个中队还要保障自己后路,应付其他方向之敌,轻易绝对不能动用的情况下,已经是无兵可派。

    ??在兵力已经使用到了极致的情况下,河间槌太郎咬咬牙,从手头仅剩的最后一支可以调动的预备队,也就是他的警卫中队中抽调了两个小队。又将联队部中所有的战斗人员都发了枪,全部派了出去,试图打退或是全歼这支胆大包天的小部队的对自己指挥部的偷袭。

    ??现在的河间槌太郎心中恨死了此时已经回归天照大神怀抱的黑岩义胜少将。要不是这个家伙托大,四十四联队每一个大队下辖的四个中队之中只带来了三个步兵中队,自己何至于如此被动。有三个中队在手,自己又何必会陷入危局。

    ??只是抱怨归抱怨,但河间槌太郎却也知道黑岩少将每一个大队留下一个中队留守,这是日军之中的惯例,自己就算骂也没有用。实际上河间大佐不知道,这三个中队此时已经不在十一师团的建制内了。

    ??这三个中队在他们一出发就被调进中国关内,准备以这三个中队为基础组建守备性质的独立混成旅团。而重新组建的三个中队,还在日本国内正在动员之中。等调至关东军,还不知道猴年马月。

    ??河间槌太郎骂归骂,但是对自己派出的那两个小队外加一个机枪组的兵力能不能将那支正向自己扑过来的支那小分队阻击住,信心还是十足的。对手不过几十人的兵力,自己派出两个步兵小队已经很给面子了。

    ??要不是涉及到自己指挥部的安危,事情需要慎重一些,在他看来派上一个小队就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